http://mindhacks.cn
这个牛博太好看了 每次看都觉得受益匪浅
刚刚重看一遍<暗时间>(最近每次觉得发懒就看它=D),链接到这一篇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讲的太好了,非常实用。前面一段大概意思就是,我们每一片断的记忆都是一个小岛,必须要让它与其他的小岛多多连结在一起,需要用这块记忆的时候才能有效的找到它。就像 “你要到图书馆去找书,如果你不知道索引号、作者名、书名等信息,你是无法找到你要的那本书的,尽管书就大摇大摆地站在图书馆里的某排书架上(注:严格来说 你是可以找到的——一本一本翻看,看到那本书你自然会注意到是你想要的,不过很可惜对于我们的记忆系统来说似乎并没有这么一个方便的线性遍历机制——如果 我问你,“对于数学你都记得哪些东西?”你能有次序地一个不漏地告诉我吗?)。”
这里“方便的线性遍历机制”让我笑了,几个小时以前我注册了个豆瓣(帐号是x(at)axlarts.com,突然觉得豆瓣很好用,有的同学们快加我),在添加我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的时候我就迷茫了。音乐还好,电脑上有一些,柜子里有些碟,ipod上还有一些,都是列表,即所谓的线性遍历=D 但是电影就没有了,然后我的动作是:环顾四周,看有什么能让我想起来最近看过什么电影的东西,并且还抱怨,要是有个单子列上我看过的电影那该多爽啊~ 正是上面这篇文章的point^^”
如果你还没有下决心去看这篇我要翻9页才到底(环境:屏幕分辨率1280*800 ,win7任务栏, Firefox导航栏+tab栏+状态栏)的文章的话,我摘一段很萌的片断:
当然,另一个经常被号召的方法就是实践,比起刚才提到的“虚拟实践”而言,实际实践的印象自然要深刻得多。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实际实践都是必须或者可能 的。例如你并不需要自己去倾家荡产一次才能领会到什么是金融市场中正确的风险控制——你甚至只需要在纸上演算一番就有数了。有证据表明非洲的一种鱼甚至都能使用简单的推理来替代实际经历,例如,如果它和鱼B有过一次冲突并失败了,如果它观察到鱼B和鱼C有一次冲突,鱼B失败了,它就能直接意识到它自己不是鱼C的对手,从而避免所谓“直接去经历一下”而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这里的进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Enjoy it~